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该草案明确规定: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讲课;不允许限制学生在课间外出活动;不允许违反规定强迫学生付费或强迫学生捐款。再者,教职工一旦发现校园欺凌事件,
必须及时停止。教育部门规定学校不得隐瞒严重的欺凌事件。这份共有58条的征求意见稿,涉及到对学生人身安全、人格权益、受教育权、休闲权、财产权的保护,以及防止欺凌、性侵等措施。
说得有理,讲得有理,我就说我看到的现象吧。我的外甥三年前上初中的时候,每次都要发一张极其细致的名次表,包括各科的名次,总分的名次,进退情况,名次又包括班级的名次和年级的名次,全班一张大表,一目了然。
至涵涵上初中后,已不再排名,如果是校考,会在APP上公布分数,我们可以知道孩子所在的分段,但不知道具体的排名。假如是团体考试,家长要问班主任才会知道孩子的名次,本人询问了自己孩子的排名,却没有问其他孩子的排名,也不知道问的话老师是否会透露出来。

每一次考试结束,都会有家长守着APP到半夜,等待成绩出来;每一次考试结束,也是班主任最忙的时候,由于很多父母都在问孩子的排名问题。每当父母四处询问其他孩子的名次时,也有问及涵涵,每次被问及时,直性子的我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总而言之,公不公开排名,排名都会在那里,不仅仅在小学,初中,还会在高中,在大学,在考研,在考试,在公考,在职场,在很多地方。不公开排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对排名持开放态度。存在等级带来压力,但是如果在我们的认知中,理解了考试成绩只是衡量学识的一种手段,并非唯一标准,或许压力并不那么大吧。
如今中小学生吃喝拉撒都是隔三差五拉出来检查一下,规定一下。这就是非公开的意思,我理解是非公开的意思,但学生和家长自己,还是要知道考试成绩和名次的。假如考试结束了,考生不知道自己的分数,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对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生来说,意味着被淘汰了也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
回忆我们80后的童年,小学发卷时直接念成绩,前十名和后十名都会直接说名次;相反,中学,尤其是高中,才更含蓄,不公开公布每个人的分数和排名。由于学生年龄大了,除了自尊,自己也知道什么叫竞争,什么叫淘汰,不需要外力这样的鞭策。
除禁止中小学公布学生个人考试成绩名次外,还规定学校不得对外宣传学生的升学情况。
校情好坏,居然都不让公开,教师对学生讲60分或100分,但他们不说,干得不好就是不好,干得不好就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