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2024年4月14日是玉树地震十一周年。
在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国玉树灾后重建指挥部成立。随后,在院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下,由精干人员组成的设计精英队伍迅速集结,打出了全力支援的攻坚战。
收到任务时已经是六月底了,项目组的同志们得知:“一个星期后就要进行方案评审,整个项目要到九月才能完工!由于时间紧,同志们立即开始了紧张的设计工作。大家都是在办公室吃饭:“只是觉得时间太紧,一刻也不敢停下来,有几次感觉像是一瞬就到了第二天早晨。”四个通宵达旦的夜晚,他们似乎忘记了时光的流逝…

五天后,该项目概念设计方案顺利完成,并在西宁举行的评审会上获得各方一致好评,确定为最终实施方案。接着,各专业负责人亲临玉树现场收集各方信息,并严格按照前线指挥部的时间进度,在设计方案上马不停蹄地展开夜以继日的工作。九月二十日,完成了红旗小学教学楼、综合训练馆的施工图设计,为红旗小学开工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因是灾后重建项目,工作要求高,现场难度大,在项目设计阶段,项目组多次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许多同志一下飞机就感到头昏脑胀,四肢无力,更有人晚上失眠,第二天还在户外顶风奋战,仍然顽强地坚持。有一次,项目小组在现场临时搭建帐篷内召开技术会议,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可项目小组成员认真讨论方案却浑然不知。会后,大雨倾盆而下,屋外成了一片汪洋,阻隔了返回酒店的道路。念及项目进度,设计人员不顾险境,冒着大雨,流过一片片泥泞,回到酒店早已全身湿透。高山仰止加上被雨水浸透,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感冒了,但是回到成都后,没有人提出要休息,而是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红旗小学》是中央现场指挥抗震救灾时到过的地方,也是中建集团援建工程中首座公共建筑,政治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媒体报道多。工程指挥部要求一定要建出水平,在建设形象、建设速度、建设质量等各方面争当援建第一。在西宁街头走街串巷,寻找当地建筑规范标准,终于在一天之内收集到了20多份完整的设计标准;为使工程设计符合灾区人民的需求,设计小组多次前往西宁,征求青海建设厅玉树震后重建规划委员会专家小组、玉树州教委、学校等各方意见;为完善方案优化,由院方案评审委员会共同讨论,在时间紧的情况下,仅修改方案就进行了四轮,建筑形式从传统藏式到现代再到新藏式……所有这些努力,最终都成就了令各方满意的设计方案。
十一年过去了,玉树小学的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荡漾。让灾难的创伤永远过去,美好的校园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