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不许】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家里排行老四,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的教育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外,一个关键词就是“不许”:不许小罗随意表达感情:不许与周围的人有过于亲密的交往,不许去跳舞、打牌,不许看戏,不许喝酒,甚至汽水也不许喝……后来,罗杰斯提出了人本的概念,干啥您说了算。
【孤独】家里限制这么多,本来就把小罗搞得内向敏感了。父母还不知足,城里太乱了,为了给小罗一个“好环境”,罗父罗母向孟母学习,在郊区买了个农庄,防止孩子在城里“堕落”。这下,罗杰斯就没哈跟同伴交往的机会了,整个高中阶段,才有两次和女孩约会,太没面子了。孤独啊,寂寞啊,就开始瞎琢磨,对心理学感兴趣了。
【学农】罗杰斯虽然对心理学有兴趣,但刚上大学学的却不是心理学,而是农学,原因在于奇葩父母,管得太严,不允许小罗与周围的人交往,后来又住农庄,没啥人,小罗没事读读书,天天和动植物打交道,大学就学农了。
【笨嘴拙舌】罗杰斯刚上大学学的是农学,后来想当一名牧师,就进了神学院。读研期间,曾到教堂做实习牧师。不过,罗不喜欢做这种灌输式的思想工作,且口才一般,布道超过20分钟就没词了。后来,进入心理学,发展了“来访者中心疗法”。在这种咨询治疗中,主要来访者说,咨询师不用多说话。
【嗯嗯啊啊】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杰斯做心理咨询最爽了,自己不大说话,也不出哈主意,主要听来访者讲故事,自己“嗯嗯啊啊”,然后……就收钱,牛吧。——其实没那么简单,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咨询强调倾听,说话少是真的。
【笑话】有人提及一个吐槽罗杰斯来访者中心咨询的笑话:病人说我想跳楼,罗杰斯说嗯,我听到了。病人说我要跳了,罗杰斯说嗯,我看到了。病人跳楼,“啊~啊~啊!”罗杰斯,“嗯,啊~啊~”——病人说什么,就回应什么。
【文笔好】人本大师罗杰斯自小内向,口才一般,见着女孩就腼腆,否则他就不会搞那个嗯嗯啊啊的共情倾听了。爱上了一个青梅竹马的,不好意思说。大三的时候找了机会去中国开会,长路漫漫,就开始给女孩写信。口才不好咱文笔好啊,写啊写,越写感情越深,顺利拿下。从中国一回美国,不久就订婚了。
【到北京】罗杰斯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对小罗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教育。北京之行搞了半年,香港日本菲律宾、北京上海大广东,玩了很多地方,也认识了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信哈的都有,然后小罗就不听父母那套了。 【博士没读完l1928年,读博士的罗杰斯得到了一个机会,给违法少年、不良儿童做咨询,钱不多,年薪不足3000,但拖家带口,老婆孩子要生活,博士论文未完就工作了。离开学界咨询十余年,根据经验写了他的处女作《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然后,俄亥俄州立大学竞据此聘他做了教授。一本书改变人生。
【纵火犯】其实,罗杰斯一开始做咨询也搞的是弗洛伊德那一套。他碰到了一个纵火癖少年犯。按精神分析解释,小孩纵火根源在性啊,于是一次次谈话后,找到原因了,问题在于孩子手淫。一番指导后,似乎问题解决了,但放出来又纵火了。罗杰斯迷惑了,这精神分析不科学啊,于是开始研究更不科学的人本主义了。
【自己打分】罗杰斯最初任教俄亥俄州立大学,首创了咨询和心理治疗课程,罗老师在大学很受学生欢迎,原因是他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其实更重要的,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选罗老师的课不挂科。
【砸场子】l1940年12月11日,罗杰斯老师到明尼苏达大学演讲,当时明尼苏达大学是指导性治疗的大本营,但罗杰斯却做了一个“心理治疗中的若干新观点”的演讲,说的就是重视当事人那一套。然而,现场就有人拍砖了,罗不服,你们咋不理解呢,于是把自己琢磨的一套写成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影响就大了。——后来罗杰斯把这一天称为“当事人中心疗法”的诞生日。
【常销畅销】《咨询和心理治疗>影响很大,有人评价“没有任何一部著作对美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产生的影响能超过这本书”,我们熟知的“来访者”、“来访者中心”的概念就源于此书。不过最初出版商很犹豫,这书销量能行吗,谁会拿它当教材啊?罗杰斯说除了我本人,我就知道有另外一所大学用。折腾了一段时间,罗杰斯有些气,爱出不出吧,实在不行我换出版商,最后出了,销量却非常好,卖了7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