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一、说服的途径
1.中心途径
被说服者通过自己的分析,产生某种动机。这一过程中主要通过被说服者自己的认知,来建立对某一事物的赞同或者反对观点。
2.外周途径
这一过程中被说服者很少分析投入。被说服者主要通过外部线索引发喜爱和接受,但这只是暂时性的。
二、说屈的过程
说服的过程包括六个方面:1接收到信息02注意到信息03理解信息。4接受信息的结论05新态度的保持。6态度向行为转变
三、说服的要素
1.谁来说?(传达者)
被认可的专家具有可信度,更能使被说服者信服,有时甚至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态度。
一次,医院收了一位疑似肿瘤的病人。影像科通过病人的胸片,发现了较大的一团类似于瘤样的肿块,医生根据经验给出了此处癌可能性大的诊断。病人一听到这个诊断,全身
软了下来,仿佛跌入了深渊。因为他得到的结论是来自权威者的,他相信医生所说的就是事实,而这事实对他来说是痛苦的。后来,病理科通过切片观察发现,胸片上的肿块实际上是
一个炎性增生团块,即炎性假瘤。病人一听是假瘤,马上精神振作起来了,高兴得合不拢嘴。由于肿瘤和炎性假瘤很难区分,所以极有可能误识。同样这个结论也是来自专业人士,病人对此很容易接受,他的态度瞬间就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专家话语的力量,说服别人,专家的可信度更高。所以在说服别人之前,尽量让自己在某方面专业一点,这样你的话语就更有信服力。
即使你是某方面的专家,如果你和别人开玩笑似地说着某个事,别人也不大可能会相信。所以要增加说服的可信度,自信的表达方式是不可以缺少的。医生在给出诊断结果的时候,都是十分严肃认真地告知你。
不要让被说服者知觉到自己在被说服,否则被说服者可能会产生阻滞情绪了,使你的说服过程变得更加困难。
2.说什么?(信息内容)
(1)理性对情感
在说服别人的时候,选取的角度很重要。是选取理性的角度,还是感性的角度?或者两者兼用?有时我们可以通过使人失去理性判断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遇到过电信诈骗,骗子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通过制造恐惧效应,让我们失去理性判断,听从他们的摆布。我就曾遇到过这种事。那时我还在上高中,妈妈用我的身份证办了一张信用卡。没多久就有一个人电话通知我,说我的信用卡在某商业中心存在异常消费,资金已经被人转走。我一下没反应过来,连忙问怎么回事,骗子将原话重复了一遍,还要帮我转接银行电话证实。我当时几乎就上当了,可仔细一想,怎么会有这么热心的人呢?我觉得我该先问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就这样我避免了一次电信诈骗。可是并不是每个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多留一个心眼,只要有一个人被迷惑了,他们就成功了。由此我们得知当人处于某种恐惧或是无助的状态时,他们的理性判断就会缺失,此时我们更容易说服他人。
(2)情绪唤醒
说服者需要通过唤醒被说服者的情绪,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可以通过制造自己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来达到你的目的,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共情。
说服者可以制造与被说服者类似的经历来起到佐证的作用。比如你要劝说一个同事戒烟,你可以说:“以前我也是吸烟的,后来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我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克服了许多的困难,最终给戒掉了。”在这之中加入几个生动的实例,如述说一次你在厕所里偷着吸烟被孩子发现,他要告诉妈妈惩罚你,你向孩子保证不会再有下一次,这样有趣而又真实的经历,就会更加真切,富有说服力。这样的说服能引起被说服者的兴趣,唤醒他内心对戒烟的认同感,那么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