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在多尔多的母亲看来,女人一生的使命就是相夫教子。因此,她一直反对多尔多继续她的学业。在1 6岁那年,多尔多不顾母亲的强烈阻止,毅然决然去学校参加了中学毕业会考,并顺利取得学位。会考第二场考试的面试考题是对泛性论的看法。当时只是在父亲的书房偶尔涉猎过弗洛伊德著作的多尔多回答说,弗洛伊德或许是用“性欲”来表达一种不仅仅因性而起的能量,因为在德语中还没有一个词可以表达这一概念,而在法语中这一词只单纯地表示由性而引发的欲望。这一巧妙的回答不仅体现了多尔多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独到的理解能力,更暗示了她日后“回归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分析取向。在通过中学毕业会考后,母亲不得不同意多尔多和弟弟菲利普一起攻读医学专业(虽然她的初衷只是想让多尔多知难而退)。1930年,多尔多终于获得了护士执照。
1933年,多尔多开始表现出某些抑郁症和神经症的症状。在好友马克的建议下,她于1934年开始接受勒内·拉福格的精神分析。此前,她的弟弟菲利普已经接受过拉福格一年的分析了。通常来说,一般的精神分析疗程只进行六周左右,而这一次的分析过程却持续了长达三年之久。当多尔多难以支付每次25法郎的费用时,拉福格慷慨解囊,帮助多尔多减少了支出的费用。在当时,这种做法只针对未来的精神分析师以及那些对精神分析怀有特殊兴趣的人施行。虽然多尔多在那个时候还不确定自己是否想要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她还是接受了这项优惠政策。在分析的过程中,拉福格渐渐发现了多尔多在这方面的特殊天赋,并鼓励她去接触儿童精神分析。于是,多尔多开始参加培训班,并尝试在督导的帮助下接待病人。对多尔多而言,这段经历不仅是她从事精神分析事业的开端,而且她在分析的过程中同时追溯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创伤,终于明白了母亲企图把她强留在身边只是出于母爱,为了弥补大女儿去世的悲剧。
1939年,多尔多发表了医学毕业论文<精神分析与儿科学>,在文中她提出了一些儿童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主张。同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许多犹太分析师不得不出逃避难,而多尔多则一直坚守在巴黎,从事精神分析咨询工作。在她供职的儿童病院拥挤着数以百计精神失常的人,他们来这里寻求平静。多尔多作为精神分析师和儿科医生的职业生涯就在这种气氛中隆重开场。当时,人们认为她的治疗方式十分古怪,但却不得不承认它们对尿床、厌食、强迫、抽搐、噩梦、口吃、呕吐、肚痛以及其他难以解释的疾病行之有效。另外,多尔多还收留了许多在战争中失去家庭的孤儿。随着巴黎被攻陷,多尔多的督导摩根斯坦在家中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她则独自发展革新性的技术和疗法,并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而极富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家。
在1978年正式终止了所有的私人咨询工作以后,晚年的多尔多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积极投身于“绿房子”和诺伊维尔学校的建设中,并致力于推动精神分析理念在大众社会的传播和普及。1988年8月25日,多尔多与世长辞。她的一生毁誉参半,这不仅因为其与法国精神分析协会的恩怨纠葛,更来自于其独特的思想理念。在那个歧视儿童的年代,多尔多坚持同尚不能说话的婴儿进行交流,这常常被一般人理解为一种怪诞的行为举止。但对另一位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来说,即便他指责过多尔多依靠了太多的直觉而缺少足够的方法,却也承认自己被多尔多独特的治疗理念所吸引,甚至认为她领先了这个时代三十年。真理的诞生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洗礼才能愈见其光辉,时至今日,多尔多在法国精神分析学界取得的重大成功以及在大众社会上赢得的巨大声望旱已证明了其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