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一个有自己梦想的孩子才有活力和动力。无论孩子的梦想在父母眼中多么可笑,都不要贬低她、忽略她,要及时利用这个梦想推动他的成长,让孩子按照梦想安排自己的兴趣和生活,对每一天、每个过程都负起责任来,那么孩子就会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这样的教育也许才是最人性化的吧!
我校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从新生的入学适应到毕业班的项岗实习、升学就业,以及平时的情绪疏导,我校的班主任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校还聘请专家到学校给全体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近年来,先后聘请了市中小学心理协会的冯永熙校长给我们作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于素红副教授给我们作了如何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上海市科教党校林宇宏教授作了《教育者的沟通艺术和沟通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学期,我们还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曾凡林副教授在期末的家长会上就“如何和青春期的聋哑孩子进行沟通”来给家长做讲座。
以研促教、以研带教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在工作之余,老师们积极进行心理课题的研究。任课教师也总是研究聋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班主任更是潜心研究心理学,运用心理学原则来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几年来,我校教师进行的心理研究课题有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方面的学习心理,有工艺美术等专业学习领域的学习心理,也有体育、艺术教育
的,还有家校合作的;有学习心理研究,也有休闲心理研究;有青春期交往心理研究、价值观研究,也有生活满意度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在区级、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的心理学有关的论文、案例已有几十篇。2011年,我校的区级课题《学习困难聋生社会技能干预个案研究》荣获闸北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我校的《中职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的融合——现状、需求与支持》被评为上海市201 2年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对逃课聋中职生家庭教育指导的个案研究》被评为上海市2012年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优秀奖。2012年,我校申请的《上海聋中职生五项认知能力现状的研究》被立项为区级重点课题,现正在进行中。
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我校的每位党员教师都有一位结对子的学生,对那些行为上有偏差、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定期与他们谈心,随时帮他们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青春期卫生常识课以及职业生涯辅导课,授课内容包括学习、交往、应对不良情绪、职业生涯等。近十年来,心理教师积极探讨适合聋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职业生涯辅导校本教材。学校还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每日对学生定时开放;设立了心理信箱,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进行长期的跟踪辅导帮助。
三、学生用“心”,心理健康教膏活动丰富多彩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特点来开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原则。
因此,我们在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需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在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我校开展了性别教育,通过讲解、演小品、电影欣赏、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健康有益的异性交往,每个班级召开了有针对性的心理主题班会。有的班级针对角色认同召开了<男生女生》的主题班会,有的班级召开了《异性交往>的主题班会,而计算机及应用班级中,由于男生较多,班主任就开展了“培养绅士”的男孩系列教育。
为了引导学生放飞职业梦想,进行职业规划,我们开展了“我的职业理想我的梦”聋青技校学生职业规划展:为了促进聋哑学生走出小我,勇敢地和人交流、沟通,我们设计了精美的“心灵对话卡”,鼓励学生向老师、同学、亲人道出自己的心声;针对学生特点,我们开展了“沟通,从心开始”的黑板报比赛和“做情绪的主人”的壁报比赛:为了展示温馨教室开展成果、密切师生关系,我们开展了“温馨教室阳光生活”的ppt制作、展示大赛,师生一起制作,学生上合演讲、介绍。这些活动都深受学生喜欢,因此学生参加非常踊跃。
学生社团除了在校内开展活动,还勇敢地走出校园和健全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联谊。我们先后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心理社团开展联谊活动,让聋生们在活动中开阔眼界、锻炼自己。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并不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而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和必要的方法途径。如果把学校的工作比作一个人,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是衣服和装饰,而是血液和营养。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以人为本,按照心理发展规律来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我们都注重研究聋生认知特点,运用心理学规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往往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无声之爱”社团每年为青海结对学校捐书、寄贺卡,传递着聋哑学生对同龄人的关爱和社会责任意识;我们的艺术团、篮球队都不是少数有特长学生的专利,而是既有选拔,也有普及,重视培养、发展所有学生的兴趣;我们还有摄影、哑剧、化妆等课外兴趣小组,聋哑学生拿着照相机在校园里捕捉精彩的瞬间,有模有样;哑剧社的小品给师生带来欢笑的同时也给人启迪。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细心关爱下,聋哑学生的学习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更加自信、乐观。为了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还把学生拉到校外的训练基地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各种训练活动中提高、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积极参加区、市举办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对于市、区组织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校总是积极参加。在2011年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协会举办的“记一次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家化杯”征文活动中,我校选送的两篇作品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在“2012年令人感动的心理故事”活动中,我校有四名学生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在第三届市中小学心理辅导课大赛中,我校老师的“寻找快乐”荣获中职组二等奖。在2012年上海市中职校“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以及
2013年5月的“星光计划”闭幕式上,我校心理社团学生作为小主持人参加了心理互动体验展示项目,为参展学生展示心理游戏活动。2012年5月,我校学生参加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举办的演讲比赛获二等奖。与此同时,我校还多次参加市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举办的个案交流以及展板、视频的交流活动。
多年来,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全体教工从聋生心理需要出发,用自己的爱心和学识不断探索着最适合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今后,我们还将更加努力,让这朵盛开在聋教育花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