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含义
二.动机过程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一)激活功能(二)指向功能(三)维持与调节功能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L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事最高。
★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
★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和即合群,是人际的最低层次。
(一)、亲合起源于依恋.
(二)、亲和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
(三)、 影响亲和的因素:
1.情境因素:
2情绪因素;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二)、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日标的吸引力;
2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三权利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四.侵犯动机:
★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侵犯足由
侵犯动机引起的。
(一)侵犯行为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二)侵犯行为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2 挫折——侵犯学说: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挫折 侵犯学说的要点如下: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三)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白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
5.大众传媒的影响。
★去个性化: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成正相关。
五,利他动机:
★利他行为:利他动机支配的行为,是个体有益十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1.利他行为足一种亲社会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足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二).利他行为的原因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①自然环境;②社会情境;③时间压力;④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①心境;②内疚:③人格
3.利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