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第二单元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初步印象:心理咨询人员对资料整理分析之后,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的大致判断。
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
(一)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三)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三.相关知识
★有关心理诊断
1.心理诊断的概念
2.心理诊断的科学性
3.心理诊断的目标
4.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四,注意事项:
心理诊断中,避免“贴标签”,应以当前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对难以确定诊断的案例,力争通过会诊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
(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二)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1.具有诊断和鉴别意义的典型行为
2.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常常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望两主动求医,对自己的症状是有自知力的
3.出现精神病性问题的人很少主动求医,对自己的症状没有自知力
(三)确定工作范围
①,明确自己的胜任能力
②,健康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状态
③.对精神病性问题,只能进行有条件的辅助性工作
④.慎重对待神经症性问题和神经症的求助者
⑤,综合分析和鉴别精神病性问题和神经症性问题
★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
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
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