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第七单元克服阻碍咨询的原因
一.识别和处理多话现象 -
求助者多话的七种类型:宣泄型、倾吐型、癔症型、表现型、表白型、掩饰型、外向型与咨询师有关的多话:咨询师角色的定位,咨询内容的难易,咨询时间的多少等。
二.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
求助者沉默的六种类型: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咨询师主观感觉的和由咨询师引起的沉默。
三,识别和处理依赖现象
使求助者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对咨询效果有理性期待; 鼓励求助者自己探索、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坚持理念,不帮求助者解决问题,促进求助者自己成长。
四,识别和处理移情现象
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并相应的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
正移情和负移情
移情和依赖的区别(六点)
处理移情——宣泄与分析、转诊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一)学习目标
(二)作程序与相关知识
1.阻抗的表现
①,程度上(沉默、寡言、赘言)
②,内容上(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
1.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2.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自我关怀、自我指导、宽容、接受不确定性、变通性、参与、敢于尝试、自我接受。
③,方式上(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④.关系卜(不认真履行咨询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等)
★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
1.阻抗是求助者存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白我变化的抵抗,其意义在于增强自我防御。
2.表现形式: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赘言等。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2.阻抗产生的原因
①,成长中的痛苦:开始新行为;结束旧行为。
②.功能性的行为失调:失调行为能填补心理需求的空白;失调行为能够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⑧,对抗咨询或咨询师: 寻求赞同; 自我标榜; 被动求助。
★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④.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牛痛苦,进而产牛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
⑤,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
盾与冲突。
⑥,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
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3.处理阻抗现象
①,解除戒备心理
②.正确诊断和分析 ,
③,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
一,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与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