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情感是助人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成分,因为情感体现了人基本的体验,并且同认知和行为整体地联结在一起。事实上,心理健康可以定义为一个人允许自己拥有所有的感受并且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感受。
对助人者来说,探索阶段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当事人体验他们对所报告问题的所有感受。许多当事人在他们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们不得不歪曲或否认他们的真实感受以获得生存,并赢得他们父母或者其他重要他人的认可,所以许多当事人无法察觉到他们自己的感受。举个例子,如果当事人不允许自己去感受伤害,并限制情感体验,他们就有可能感觉心里很空。一些当事人感觉他们的“内核”都腐烂了。当事人可能会不会到自己是谁而需要依赖他人来告诉自己应该如何感受。在重要关系中,他们可能也会不知缘由地漠视自己的感受并感觉疏远。因此,能够感受到自己真实的感受并且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解脱。有时,当事人所说的内容没有他们说话时的感受重要,特别是所说内容和情感间存在不一致时。助人者需要听“弦外之音”(如隐晦的信息)。所以,助人者需要努力去听当事人表达的内容和内容背后的情感。
此外,需要去关注当事人当下的感受。去体验当下感受经常是不舒服的,所以当事人可能想要逃离或回避他们的感受。通过助人者的支持和鼓励,当事人经常能够忍受这种焦虑和不舒服而去探索当下感受。举例来说,尤尔话费大量的会谈时间告诉助人者在一周里发生的事情。当助人者很温和地鼓励他去探索他此刻对于那些过去事件的感受时(例如“你现在对这个事情有什么感觉”),尤尔谈论了他的感受,会谈变得比先前更紧凑和有效。
助人者有时需要打断并询问当事人没有讨论到的感受。例如,当事人可能需要被邀请才能谈论像羞愧、抑郁或自杀倾向这些复杂感受。在朋友关系中,人们通常不会探测朋友表露之外的内容,因为这样会让人感觉逾越了固有的界限。在治疗关系里恰恰相反,助人者鼓励当事人去探索那些难以表达的痛苦感受。同时也需要尊重当事人不愿意探索得更深的权利。助人者在邀请当事人表露情感和不强迫他们表露之间要把握好分寸。
鼓励当事人去感受另一个理由是情绪唤起对于改变的发生是必要的的(Frank & Frank,1991)。没有情绪唤起,当事人一般不会卷入到治疗过程中来,同时也不会有动机去改变。许多时候,人们否认或防范他们的情感,那是因为他们还不想处理他们情感中压抑或痛苦的一面。相反,当当事人经历强烈的情绪唤起(例如,狂怒、绝望),他们能够觉察到这些感受并且很可能对改变持开放的态度。由于情绪唤起对建立发生改变的阶段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助人者需要协助当事人渐渐觉察和体验他们的情绪。
了解当事人
探索阶段为助人者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了解当事人的机会。当一个当事人第一次进入会谈,助人者不知道如何来帮助这个特定的当事人时,助人者不能自认为已了解了特定的当事人或他们所有的问题,尤其是(或者可能是、特别是)助人者自己也有与当事人类似的问题。鼓励一个当事人进行探索通常需要充足而大量的时间,因为大部分人和问题都是相当复杂的。此外,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当事人自己得出结论并做决定,所以助人者需要在构建解决问题的行为方案之前仔细倾听当事人所说的和他们所感受的。
在了解当事人的过程中,助人者必须跟随当事人的引领。助人者能够通过学习治疗的理论和助人技术的实践做一些一般性的准备,但是他们必须从当事人那里学习如何帮助每一个具体的当事人。这种情况就像是等待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满怀期待的父母可能会阅读大量的关于婴儿的书,并为这个孩子做一些一般的准备,但是只有在关注到这个独一无二的婴儿的需要以后,他们才能真正了解到做父母所需的技能。相似地,没一个当事人因为文化、家庭和经历的差异都是不同的,助人者不能预先假设这个当事人是什么样的或者他们需要什么。
另外,通过观察和了解当事人,助人者在探索阶段开始对当事人和当事人的问题进行了概念化。这种概念化可以应用于领悟和行动阶段。了解问题的根源和维持问题的因素能够帮助助人者判定当事人是否能在领悟和行动阶段获益。
当事人去思考,检视自己的问题,将想法转变成言语,并得到另一个人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