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电话:
Q Q:
专业:
时间:
      隐私政策

微心理:怎样解释自己的行为(四)

文章来源:成都心理咨询师培训网   作 者:心理学爱好者   更新时间:2014-05-29 10:29
分享到:
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微心理7:别人并没有洞悉到你的小失误
       我周末的时候大都选择出去走走,有时就会去一位大学同学那里坐坐,每次去,我的那位同学都会对我抱怨自己的男朋友不好。她说自己都生气了,表现得很明显,男朋友就是看不出来;自己虽然没明说,但已经很强烈地表现出想要一束玫瑰花,可男朋友就是没有察觉到,只给她买了很多水果我只得告诉他,男朋友不是不喜欢她,如果不直接告诉对方,他真的感觉不到。
        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高估自己传递自身感情和意见的能力。我们意识到了自己言行举止中的小细节小线索,就认为别人也一定能意识到,并认为别人会从中推断我们的态度。而实际上,人们并不是那么擅长洞察别人行为中的小细节和小线索。这就是“被洞悉错觉”,别人觉得我们很正常,而我们以为自己被洞悉了。
      “被洞悉错觉”会让我们过度紧张,所以,女孩子们下次出门时就不要那么过分注意袜子的颜色了,那只是“被洞悉错觉”。
 
微心理8:你是怎样从不喝酒到喝酒的
    有心理学教授研究过一份关于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喝酒的调查问卷。
     问卷要求学生们回答自己和别人对喝酒的态度,问题分别是:“你对校园中喝酒的风气有多适应?”、“你觉得其他人对于喝酒的风气有多适应?”打分标准是:1是最不适应,10是最适应。结果显示,大家对自己的适应性评价的平均分是5、3,而估计别人的适应性是7、0,可见,大家都高估了别人对于喝酒的容忍度。
      这当然是一种人众无知现象,也是一种归因错误。但是这种现象让大家都觉得,如果自己不喜欢喝酒,就会被当成异类。所以大家都隐藏自己的真实意愿,而努力表现出喜欢喝酒的样子。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对于喝酒的适应性就上升了。这个过程被称为内在化人们慢慢调整自己的态度,慢慢将群体的标准内在化,接受群体的标准,无意识地迎合群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适应”了喝酒?
      寻找错误的根源:聚焦观点偏见和自我觉知
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情境体验的不完全,以及自我意识和文化差异的影响,我们往往会犯归因错误。然而,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总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
微心理9: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
     为什么我们总是偏爱自己,倾向于用情境因素解释自己的行为,而常常忽略情境因素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分别作为行动者和观察者时,观察事情的角度不一样。
心理学家斯托姆斯做过一项研究。
      首先,研究人员将被试分为行为组和观察组。随后,研究人员要求行为组被试以两人一组的方式进行谈话,而观察组的被试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在旁边观察。一段时间后,通过询问,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行为者都认为情景特点比较重要,而大多数观察者却认为个性品质比较重要。之后,研究人员又让部分行为者和部分观察者观看谈话录像。使行为者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谈话行为,观察者可以以“当局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环境。结果,更多的行为者对谈话问题进行了内部归因,观察者则重新评估了行为者在谈话中的个人因素。
可见,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所做出的解释也会不同,要想降低归因偏差,我们就需要变换不同的角度,充分考虑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及原因。
 

  • 心理咨询师证书
  • 心理咨询师证书

学员体会

学员 王芳

 

感谢精英心理培训网把我带入了心理咨询师学习的大门。

学员 王峰

 

在学习心理咨询师之前没有想到学习能给我带来这么大的变化,短短半年的学习时间让我真正了解了心理咨询

学员 李芳

 

作为一名母亲,最开始学习心理咨询师的课程只是为了帮助自己的孩子戒除网瘾,但没有想到在精英心理培训网的的短短几个月能让我有如此大的变化。

人力资源专员 刘鑫

 

在企业做人事工作,最难的就是如何在面试的短短几分钟内,判断出应聘者是否适合企业,通过学习心理暗示技术让我的招聘工作变得顺利,感谢世纪精英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

监狱干警 李勇

 

从事狱警工作8年了,天天和犯人打交道。每天重复和封闭的环境让我和我的同事都感觉说不出的压抑,幸好单位安排我们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通过课程帮助我们缓解了内心的不良情绪。



版权所有:成都世纪精英培训学校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1010483号-1

公司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庆云南街69号红星国际广场2栋11楼 邮编:610041 免费咨询热线:400-061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