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本文接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情景模型的更新(1)
同样,空间转换对空间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也没有定论o MOITOW, Bower和Greenspan (1989)采取图文范式发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采用主人公的视角进行思考和推理,实现了空间情境模型的即时建构和更新。随后,Rinck和Bower (2000)在图文范式的基础上把回指解决方法引入阅读过程,其研究同样表明读者可以即时更新已经建构的空间模型。而DeVega (1994)认为图文范式不符合自然阅读的特点,于是采用纯文本阅读范式探讨空间情境模型更新的条件。结果发现,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更新是一种线索依赖的过程,空间维度的更新是有条件的,不是即时的o Zwaan (1996)的研究也表明,空间转换发生时,空间转换关键句的阅读时间没有增加,而其他维度(如时间、人物等)发生转换时,一般都伴随着阅读时间的延长。这表明空间转换发生时,情境模型并不总是更新(迟毓凯,莫雷,管延华,2004; Zwaan, Magliano,&Graesser,1995; Zwaan,Radvansky, Hilliard,&Curiel, 1998). 纵观以往关于时间、空间情境模型更新的研究文献,基本上都是在事件(如:吃饭、打球等)变化的前提下,探讨时间转换、空间转换是否会引起或者如何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他们都没有深入探讨维度转换与事件转换可能存在的关系,因此也就不可能真正发现时间转换、空间转换与情境模型更新之间的关系。夏天生等人(2013)曾探讨了空间转换和事件转换的关系,研究分别采用多指标探测词范式和事件分割范式分析了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分离的情况下空间转换在记叙文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当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时,不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空间转换只有在标识事件转换的情况下,才能引发读者更新情境模型。何先友、赵雪汝、杨惠兰、赖斯燕和林席明(2013)的实验同样也证明了事件是情境模型更新的基础,他们进一步提出了事件框架依赖假设(Event Frame.Dependent Hypothesis),该假设认为,当维度转换处于事件框架内(目标句与前一句描述的内容属于同一个事件,如:起床闹铃响了,她挣扎着坐起来。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始慢慢地穿衣服、叠被子)时,不会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当维度转换处于事件框架之外(目标句与前一句描述的内容属于不同事件,如:起床闹铃响了,她挣扎着坐起来。过了一会儿,她听到外面有人在吵架,急忙跑了出去)时,会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虽然夏天生与何先友的研究证明了情境模型更新中事件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何先友等人的研究只验证了时间维度,夏天生等人的研究只验证了空间维度,二者都没有深入探讨时间情境模型和空间情境模型更新中的差异,而这恰恰是情境模型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对维度转换是否会引起情境模型更新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定论。究竟维度转换是否会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呢?这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