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现在的教育怎么了?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好几年,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已有了很大改观,但细想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是常有意无意地用传统的眼光、习惯的尺子去对待学生,处理问题吗?正像那幅漫画所反映的,我们 尊重学生的个性了吗?我们的课堂是否真的和谐、富有诗意而充满智慧了吗?
以数学为例,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追求什么?是要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解决所有的问题,精彩地开始,圆满地结束,还是让学生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生成更多的问题,产生更多的好奇和疑惑应该说,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目前,我们都习惯地对那种•天衣无缝的课堂教学崇拜得五体投地,认为那是一种多年修炼的真功,如若出了些岔子,生出些意外,总要替当事者扼腕叹息我们追求完美,习惯于圆满,却常忽略了真实,忽略了过程,忽略了问题的发生,忽略了问题的解决。
我们还是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学生。我们并不想说自己是权威,也追求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但我们常常摆出权威的架势,施行自己的权威。拿我们平时的阅卷和作业批改来说吧,学生有时整个解题步骤是正确的,但因为最后答案不正确而常被我们判错,将分数扣个精光,只在关键性考试时(如毕业考试)才会考虑分步给分o每当有学生抱怨扣分太多时,我们常说:“谁让你不细心呢?算是给你个教训!”遇到那些屡次犯错的学生,还会狠狠地加上一句:“活该!谁让你不吸取教训?下次再错,还要扣得更多!”在我们认为,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现在想来,此举对学生实在是不公平,其实,关注解题思路远比结果的精确来得更加重要。
像这样的细节,是不是还有很多呢?可见,要做到真正地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思维,真正地解放我们的教育观念的确并非易事。孩子,拿什么来教你?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只要具备了合适的条件,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必须明白,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我们永远做不到的。
比如说,学生的进步是我们永远做不到的,它只能由学生自己去做;帮助他们进步才是我们可以做的,但充其量只是帮助而已。
罗杰斯教学理论中提出,教师应该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给学生以帮助,在他看来,如果我们不是把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放在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就能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前提。他认为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当学生的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基本态度)遭到怀疑时,他往往会采取一种防御态势;如果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里,在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学习者会感到安全,学习自然就会取得进展。
人的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精神、意志、品德、知识、能力等等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孤立地发展某一方面不但是十分困难的,而且贻害无穷。那么何不让我们多一些热情,少一点冷漠:多一点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期待,少一些急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由衷地信任学生,充分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我们一时不能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教育,从尊重个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