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家长来信
我儿子现在高二,高高的个子,长相俊朗,爱好体育运动,很健壮。儿子从小到大没有让大人操心过,不仅乖巧,学习成绩也不错,一直是邻居夸奖的对象。但是最近发生的事让我 们难以启齿,无法面对邻里。
一夜之间就粉碎了我们所有的骄傲,也破碎了我们的希望。我们居住的地方还是老式的居民区,那晚,将近十一点的时候,我们依稀已经睡着了,突然,外面传来了吵吵闹闹的声音,从窗户张望过去,灯光明亮处只见儿子双膝跪地,还在跟周围的叔叔阿姨们磕头,央求放他一码,口中不断地说:“我不是小偷,我真的不是小偷……你们不要送我去派出所。”边说边脱身上的衣服,秋天的晚上还有些寒冷,有人在阻止他不要干傻事,但当儿子把上衣脱掉后,我们差点晕倒:只见儿子宽阔的胸脯上戴着性感醒目的红色胸罩。这时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和害羞,儿子瑟瑟发抖地哭着说:”叔叔阿姨,我真的不是小偷,你们不要送我去派出所,我有病……” 我儿子怎么会那样呀?这不是变态吗?儿子责怪我们管教太严,不让他和异性接触和交往才导致他那样的。真的是我们做错了吗?我们该怎么做?请救救我们的孩子!!
一名心急如焚的家长 答疑金星明教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资深儿童心理治疗专家)
根据你们的描述,你们孩子的行为很有可能是一种异性装扮癖。异性装扮癖,简称异装癖,是一种通过穿戴与佩带异性服饰而引起性兴奋和达到性满足的性变异。异性装扮癖的特征是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的满足。可以从有时穿戴一二件,直至完全的异性装饰打扮。
异性装扮癖者一般从青春发育期开始主动穿戴异性服饰。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刚开始时患者所穿内衣裤为异性服装,并且是偷偷穿戴,如男性戴胸罩、穿连袜裤等,外套仍为符合自己性别的服装;之后穿戴的异性服装逐渐增多,以致全身上下、内外都是异性服装;最后在公共场所也穿戴异性服装并佩带异性饰物。穿戴异性服饰时有明显性兴奋感。异性装扮癖者男女均有,但多数是男性。倘若是男性.,大多数都是异性.恋者和非易性别癖者;但倘若是女性,则几乎都是女同性恋者或易性别癖者。
当然,具体是否属于异性装扮癖要看是否符合诊断标准:
1.符合性变态的诊断标准。
2.成年人穿着异性服装,不是由于特殊文化背景与社会流行风尚所致,纯属个体特殊行为,主要是为获得性的兴奋。
3.反复出现此种行为半年以上,行为受到强烈欲望所驱使,行为的抑制可引起明显的不安情绪。
4.除异性装扮外,不要求改变自身性别解剖生理特征,否则诊断为性别变换癖。同性恋者异性装扮的目的是吸引同性对象,其异性装扮本身不引起性兴奋者,亦不属此诊断。 与同性2恋的鉴别:
同性恋者虽然有时也穿戴异性服饰,但这是因其行为带有异性特点而喜欢模仿异性生活使然。异性装扮癖者穿戴异性服饰则是为了寻求性刺激,达到性兴奋和性满足。
与易性别癖的鉴别:
易性别癖者也喜欢穿戴异性服饰,但其目的只是为了更像异性,并坚信这种装饰包裹着的是一个真正的异性,不会由此而感到色情刺激。异性装扮癖者穿戴异性服饰后并不怀疑和否定自己固有的性别,没有性别认同障碍,其改装的目的在于引起性兴奋和达到性满足。 支招沈慧老师(资深心理咨询教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关键期,如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 。到3岁,而青春期则是学习异性交往的关键期。这个时 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该回避,而应该把这 种欣赏和好感正常地表现出来,来欣赏生活中一切美好的 东西。当然,这种欣赏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固定在某个个 体身上。家长反对孩子在中学阶段陷入恋爱漩涡,但一味 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的话,可能也就使孩子失去了真正学 习异性交往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