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两个月就这样僵持着度过了,看到期中阶段班级评比的结果,我无语了,沉默了,愤懑了太久已经不知道生气了,平静之后开始反思。班级的发展不能一直持续这样的低落状态,班集体的发展趋势应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应是不断提高的。经过认真思考,我的情绪已做好调整,觉得”冲动是魔鬼”这话一点不假。于是我对之前的教育方法产生深深的怀疑,在认真总结了过去的做法后,我重新制定了班级计划,针对每个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李娜,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改变策略:
1、 培养她的集体归属感
我经常找她谈心,了解她的学习、生活的情况,争取她的信任。了解她在同学心目中的印象,请其他同学匿名写下对她想说的话。学习上让优秀的同学和她同桌,上课走神了,旁边的同学轻轻拍拍,加以提醒。生活上让同学多关心她,与她一起游戏,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的友情,明白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平等,互相关心、合作才开心。 2、与家长达成共识,加大教育的合力
父母因工作忙,忽视了对她的行为教育,是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谈接触,让家长明白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行为、品德的教育。对孩子的错误要耐心帮助与指导,抽些时间多与她当面聊聊,多说与学习有关的鼓励性的话。
3、多给表现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从生活细节上关心再逐渐转向学习上的要求。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她的闪光点。找些女性时尚杂志给她看,往她以后想从事的事业上引导。找一些著名人物的大学生活故事让她阅读,引导她将注意力转向学习。推荐她做课代表或组长,使她感受到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使她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威信,让她在工作中学会关心同学,学会与同学相处。
教育这样的学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见成效的,因此教师的基本素质就是耐心,对她不能过高过多的期待,需要给她改正的时间。也许很多道理她并没有真正的领悟,但是她感受到了我的真诚和关心,这之后她的表现逐渐好转起来,特别是仪表方面基本已不用我操心了,我和她明显也亲近了很多。
通过这件事,我获得了很多教育感悟,我意识到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将学生看成平等的人是作为老师的我时刻应谨记的话,以此为基础我更加明确了教师要如何开展工作。
1、 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放下架子亲近她,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改正错误。
2、 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应宽容以待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使他们接受不了。因此,我与李娜同学从交朋友做起,让她感受我对她的信任,感受到我是她的良师益友,让她感受到老,师给她带来的快乐,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地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她,鼓励她。这就可以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迭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熬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李娜的情况比较特殊,她缺乏家庭的温暖,失去应有的爱父母却用金钱弥补她缺失的爱,,爱的性质发生了转变。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粱;用关爱唤起她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励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