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控制力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心理学家注意到了0 1 960年,一位叫做瓦特•米歇尔的研究者做了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研究者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一个大厅召集了一群4岁的小朋友来参加这个实验,程序如下:实验员给他们每人发一颗水果软糖,糖果就摆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在等研究者“办完差事”(15~20分钟时间)回来后再吃,就能吃到两颗糖,但要等较长时间,如果他们等不及,那就只能吃一颗,不过可以立即吃到。实验者离开后,小朋友的行为出现了差别明显的两类分化:一些小朋友秉持“今朝有糖今朝吃,管它一会儿是否有糖吃”的信念,或毫不迟疑,或有点歉疚地就把糖给吃了;而另一些小朋友则努力坚持不吃,他们通过将自己的眼睛蒙上,或头枕着手臂休息,或自言自语,或嘴里唱着歌,或用自己的手和脚玩着游戏,甚至想让自己睡觉等方式,让自己避开糖果的诱惑。实验员回来后,那些成功延迟了自己满足的小朋友得到了2颗糖的回报。
后来这些小朋友的成长是什么情况呢?12~14年后,以前的4岁孩童已为少男少女,这两类孩子的差别十分明显。那些在4岁时抵制住诱惑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强的社会能力:虎虎有生气、有行动力、能更好地面对挫折;他们在压力之下不太可能身心崩溃、呆滞或抱怨,也不太可能慌乱得六神无主;他们会积极面对和应对挑战,鲜有放弃;他们自信自立,独立自主且可信赖:他们敢于带头做事,做事情充满热烈,热忱投入。而另一组孩子则更多地表现出这样的社会行为:固执而犹豫不决、容易遭受挫折的打击、将自己评价为‘不好’或无价值的人、面对压力退缩不前或无所作为、多疑且抱怨不断、容易心生妒忌或羡慕他人、易怒、对刺激反应过火、爱争执或斗争等。而且差异还不止此,您或许不信,但结果就是这样:那些推迟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学术性向测验(SAT)成绩平均要比那些“秒吃”的孩子高出200分。这提示:较差的冲动控制能力对于成功达成起着显著的消极作用。为了获取更大的成果而成功抵御住即刻吃掉水果软糖的诱惑的“延迟满足”能力,是儿童发展良好的重要预测因子。
为何这样?情商心理学研究专家戈尔曼一语中的:“也许没有什么比抑制冲动更基本的心理技能了。这是所有情绪自控的根基,因为所有情绪,从本质上说都导致这样那样的行为冲动。”显而易见,能够很好地控制住自己,这是成功的节奏。在培育孩子的控制力时,家长和老师需注意:
1.要帮助孩子理解生活中的事情并非全然随机的,只要努力,或许事情就有好的转机,但这并不是要求事事遂意:
2.要让孩子懂得,“任我行”其实经常行不通:
3.引导儿童想像一下自己的未来,对未来有期许的人,一定是目标导向的和持之以恒的:
4.让孩子体会到,小成功是大成功的前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使孩子知道,虽然一个人并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情,但需深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谋事,难成事;
6.教育者需清楚,纪律或家规不是为了惩戒和捆绑的,而旨在教育和引导,规矩是要帮助儿童理解自己的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或结果:
7.家长要做自我控制的表率,拖延的,动辄改变规则的,规则不一的,动不动就发怒成为“咆哮体”的行为等,皆不利于孩子自我控制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