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孩子们不喜欢的沟通方式:
1.老生常谈。父母一开腔就提“陈谷子烂芝麻”,还动不动提起自己小时候,事实是社会已经飞速发展了一大截,孩子会反感父母停滞不前。
2.只说其“坏”处,不说其“好”处。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好土壤。家长的评价很重要,“一棍子打死”的评价,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哀莫大于心死”,爸妈都说我不行了,我还有什么指望呢。
3.盲目比较。“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对着自己的孩子唉声叹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自己的孩子要一分为二,知其所长知其所短。家长看自己的孩子要常看常新,“做父母的学问”要研究一辈子。 家庭沟通中家长应该怎么说?说什么?
(一)放低身段,说说真话——取得彼此信任
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和接纳他们的。和孩子说说自己的成功、说说自己的失败,说说自己的奋斗、说说自己的困惑。让孩子了解我们家长也是必要的,因为是一家人。不要对孩子无所不问。父母提问过多,很难使孩子讲心里话。青少年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
(二)推心叠腹,说说心里话——获得温暖和支持
“将心比心”、“以情动人”是沟通的诀窍。不要以为孩子什么也帮不了你,就把他们拒绝在自己的心灵之外。其实,孩子愿意分担家长的开心与烦恼。有个男生曾经告诉我一件事:一天,爸爸出席了一个葬礼心情低落地回到家里,跟我说:“陪我在沙发上坐一会儿。”我走过去,坐下来。爸爸也不看着我,只是一个劲地自顾自说,说他父亲早逝自己如何早早挑起家庭重担,说他人到中年照顾一家老小如何疲惫,说着说着,夜深了,爸爸关照我早点睡吧。我一晚没睡好,我以前总认为爸爸只是挣钱养家,不关心我和妈妈,从没想过他的压力。那晚我下定决心,从今后做一个爸爸期望的儿子。家,是一个让人温暖的地方,是一个让人依靠的地方。沟通可以把家人之间的力量彼此连接起来,让我们更强大。一个人只有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怀,他才能够走得更远。
(三)亦庄亦谐,说说幽默话——营造沟通气氛
父母要设法让孩子觉得“沟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让家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聆听的气氛”o如果孩子提出对话的请求,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会来找父母商谈。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机会,父子一起运动,母女一起购物,在生活中留心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
(四)身体力行,沟通于无声处
家长对孩子有要求,孩子对家长也有期待。有个笑话:有小学生造句:夜深了,妈妈还在搓麻将,爸爸还在上网。家长说,造句含义不深刻,小学生改为:夜深了,妈妈还在赌博,爸爸还在网恋。家庭教育,家长们“以身作则”很重要。
其实,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亲子之间心领神会。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天生的血缘关系,因而更容易建立起亲密、依恋的关系。亲密的亲子关系发展了彼此间的信任,亲子间的依恋提供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家长和孩子在彼此的期待中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