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2015年11月心理咨询师考试正在报名中,而且下半年的教材将更新,考试难度将不断增加,世纪精英建议广大学员尽快报考,免费报名电话400-0616-538。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只能够解释人类行为的一小部分。人类还有另外一类行为,称为操作行为,它们是在环境中缺乏明显的无条件刺激(如食物)时产生的。斯金纳做了大量的实验来构建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说。
(一)斯金纳箱
斯金纳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了一种学习装置,即斯金纳箱(见图4-6)。箱内装有一操纵杆,操纵杆与一个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把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子内,白鼠在箱子内活动,无意间踏上操纵杆,食丸装置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经过几次尝试,白鼠会不断地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此时,白鼠就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按压杠杆成为取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二)反射学说斯金纳认为,行为由反射构成。心理学家的任务就在于给予确定的刺激,并观察学习者的行为,从而探究学习的规律。

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1)应答性行为,它由已知的刺激引起;(2)操作性行为,它由有机体自身发出。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1)应答性条件反射,它强调刺激对引起期望反应的重要性;(2)操作性条件反射,它强调反应及其结果的重要性。
操作性条件反射遵循两个原则:(1)任何反应如果跟随着强化(奖励),这个反应就有重复出现的趋向;(2)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反应概率的刺激都是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行为及其结果的重要性,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将强化和所发出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过程。操作学习与反射学习不同:反射学习是S-R过程,操作学习是孓R-S过程,行为发生后的结果导致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或降低。操作性行为不取决于事先的刺激,而由行为的结果控制。奖赏(强化)导致行为概率增加,惩罚导致行为概率减少。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在于: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行为结果对行为学习不起作用,刺激带来了符合希望的反应,刺激本身就是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也不同于试误说,桑代克认为,奖励加强S-R之间的联结。斯金纳却认为,反应加强的不是S -R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