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重点大学毕业生,工作体面,有车有房,到了合适的年龄就结婚生子…这种生活被一些网友称为“标配生活”。她们以为“有标准的人生”才算成功,否则就是人生的失败者,一旦无法实现,就会陷入无尽的焦虑之中。

对年轻父母来说,生孩子的“标配”就是要有“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有所成,每年都能拿到奖状,给父母长脸。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认为“标配”的人生,就是两年内有房有车,三年内结婚生子,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事情,就会被周围的人称为“人生赢家”。
大多数人的意识中,都存在着一种“标配”生活。正因为生活有了标准,一旦达不到,就会有无尽的压力和焦虑。焦虑不安,追求的是“标配”。有一次上班,碰到一位白领,她能力很强,只干了十年,她的条件虽好,但并不满意。她的处境比她周围的朋友更糟。有的朋友已经有几套房子,有的靠收租过日子,而她的车就是最普通的一种。因此,她又借了一笔钱去买房子,卖掉汽车,再借钱买一辆好车。最终,她实现了心愿,不仅有两套房,还有一辆好车,虽然负债,心里还是很满足。但是很快,问题就来了,上百万的窟窿,工资根本补不上,每月拆东墙补西墙,债务缠身…
成人的不幸,始于追求“有标配的人生”。不要让自己的生命落在别人后面,要让自己融入巨大的社会群体,害怕被抛弃,被孤立。但实际上,越是害怕,越是焦虑,越是希望达到与周围人同样的标准,以满足内心所缺乏的安全感。然而,盲目地追求标配,只会陷于攀比的牢笼。这不仅仅是让我们失去内心的坚持,最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生命的重要方向。
"当我们看到他人拥有的更多,当我们与他人进行无休止的比较,我们的焦虑就会不断地困扰我们。"若执著于比较,那就是执著于不快乐。生命属于自己,生命也属于自己,只有放下攀比,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每一个起点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你追求你的标准,他追求他的标准,而不是被别人的标准左右,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节奏。
30岁还没有找到结婚的伴侣,那就继续等待,将就的婚姻,只会让你在爱情上留下遗憾。数年的工作,没有达到与周围人同样的条件,那就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为了攀比,不择手段地达到目标。无法达到别人的标准,但找到属于自己的韵律,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