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世纪精英心理网www.028xinli.org
每当看到青少年甚至孩子留下遗嘱结束自己生命的报道时,总是无法平息心态。对生活有多绝望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者对生活有多无知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无论绝望还是无知,他们都无能为力。还不能自立,只能服从大人的安排和意志,没有时间体验和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
快节奏的生活和环境压力使成年人处于高不安之中,不仅担心自己的境遇,还担心孩子的未来,为孩子安排学习任务,希望孩子一天成功。
结果,年轻人对校内和校外的学习任务感到疲惫,没有时间看脚下的花草树木,周围有各种各样的过路人,小身影总是很着急,很担心。
最后,内心枯萎了,只剩下跳楼的勇气。

如果孩子的心里有位置的话,即使驻扎在公园里的草木、陌生人的鼓励、父母的肯定眼睛里,孩子绝望的时候也不会毅然走向绝路。
如果给孩子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机会,让他明白生活本身就充满了喜怒哀乐的恐惧,那么在暂时的悲伤中,不会全面否定生活的美好一面,毅然走向绝路。
悲剧发生后,人们谈论生命教育的意义,指责冷酷的父母、坏的社会和有问题的体制教育。
但是,孩子害怕生命的心,不是大人如何说明,如何教育,而是他是否真正体验过有趣有意义的生活。
有趣有意义的生活,决不是作业堆积的,也不是金钱堆积的,也不是画饼的未来,现在应该能体验到,自然,反人性。
每日早晨,小孩观察到花草树木的发芽、生长发育和枯萎的全过程,慢慢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暴风雨后的早晨,柔弱的草还像以前一样完整,支撑着重量的树枝断了。不由得叹了口气,什么是强,什么是弱。
让无数年轻人黯然失色的老人——生命在于运动。
在早上跑步的人中,步伐最强,节奏最快的是头发白皙的老人。无数年轻人在他面前黯然失色。这使我重新考虑年龄和体能的关系,感慨生命真的在于运动。
我认为孩子在同一个地区,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觉。尽管时间不太深,但印在他脑子里的景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也会成为他同意和憧憬的生活方式。
平凡的生活-对比中产生的幸福感。
平日从家到学校,再到兴趣班简单重复的生活轨迹,基本上构成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他能接触到的生活形态单一有限。
现在,每天早上,看到准时上班的警卫、繁忙的园艺工人和匆匆离开住宅区的上班族。以前抱怨自己起得太早,现在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时间早上练习。